消失的身影-logo

「肢體╱解構」遷移系列計劃
紀錄劇場

糅合形體和紀錄劇場元素,
譜出一首女性的勞動遷移之歌。


演出日期及時間:2023年10月7,8日 19:45
地點:澳門文化中心 - 小劇院
- 演出時間約一小時二十分鐘,不設中場休息
- 粵語演出
- 演出涉及不雅用語
- 6歲以下不宜觀看,13歲或以下需家長陪同



演出介紹

元芬、美蘭、玉春、秀梅⋯⋯這些名字承載著四季花月,與地盤的氛圍極不相襯。在性別傾斜的建造業,女工付出極大的勞動力卻沒有升任師傅的機會,但她們還是毫無怨言地用自己小小的身 軀推動笨重而巨大的垃圾桶。日復一日,沒有被看見的身影如同希臘神話中被懲罰的薛西弗斯一 般,永無止境地重複勞動。本節目取材自導演親自投身建造業的所見所聞及 地盤女工的訪談紀錄,糅合形體和紀錄劇場元素,譜出一首女性的勞動遷移之歌,並進一步探討現今社會如何看待女性勞動力。


導演的話

去年演出首演前,有天中午我在排練室打盹,半睡半醒之間我的意識飄到在地盤打工的中午。女工們快快吃過午餐後都席地而睡。午後恬靜的時光,地盤難得安靜的片刻。光曬進來,對面是 Zaha Hadid 的最後遺作 Morpheus Hotel,高級華貴。名留青史的知名女建築師與地盤女工們同時映入眼簾,思緒一下子亂掉了。想著想著,女工們的身體緩緩坐起來。一點要開工了。一個女工看我一眼:「美女怎麼都不休息呀?在想什麼了?」再眨一眨眼回過神來,意識從地盤跳回來。啊,我不在工地,眼前也沒有女工,我只是在劇團排練室。現實,藝術創作和觀者,三者之間總存在著距離。這次重演接受訪問時被提問道:「你認為演出有甚麼作用?可以改變甚麼?」本打算回一點冠冕堂皇的話 ,但再想了想覺得做人還是坦白一點吧。我想藝術是無用的。我不認為這個演出可以改變甚麼現狀,但它至少可以把一些一直存在又被我們視而不見的問題,拉到水銀燈下讓人們去檢視,去以不同的角度思考。「那你為何你要重演這個作品?不是去年才首演嗎?」嗯,並不是對票房特別有信心,而是我私心希望這些受訪者,小人物的聲音,可以放在更大的舞台,被更多人聽見。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大敍事,由掌握權力的人去書寫。宏大輝煌的敍事尤如城市的大街和那些堅固高聳的牆壁,然而當我們只聚焦於文明的大街,卻成就了無數被遺忘的窄街小巷,光潔堅固的高牆隱藏着的水管電線,安放著被遺忘且失語的故事。反過來說,如果書寫是一種權力,如果劇場作品也算是一種書寫的話,我希望我的創作不會成為大敍事壟斷的幫兇。 我想紀錄劇場本身就帶著對抗主流敍事的反叛態度。 而呈現這態度,今時今日,別遲疑。在劇場,觀眾所看的地方,有光。就讓光照亮這些故事吧。再次感謝每一位受訪者。


演職人員介紹

莫倩婷
導演、編劇
石頭公社主席、導演、演員。Todos Fest! 發起人及藝術總監。香港大學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生。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I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atre LASSAASD。2007年畢業於澳門大學英語一般課程。17歲開始接觸表演藝術工作,對跨文化創作尤感興趣,曾與多個本地及外地劇團合作。多次赴外演出及發表導演作品,包括香港、北京、南京、台灣、泰國、法國、英國、葡國、巴西等。2021年創辦澳門首個共融藝術節 Todos Fest! 2014年憑導演作品《The Mute Quire》於愛爾蘭戈威爾藝穗節獲「最佳國際演出大獎」。曾擔任拉丁幻彩大巡遊開幕導演。2006年開始導演工作。曾編導三十多個作品。

林詠欣 MSSc, MA, RDT
調查及研究
澳門註冊治療師(心理治療)、美國及加拿大註冊戲劇治療師。畢業於澳門大學臨床心理系碩士課程,及加拿大康迪亞大學戲劇治療碩士課程。澳門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骨幹成員。現於澳門大學及鏡湖護理學院擔任心理輔導及相關工作,任聖若瑟大學客席講師及臨床督導。於本澳多個社服機構開辦戲劇治療或心理教育工作坊,專注於心理治療、藝術教育及表演藝術範疇,擅於開拓及糅合不同領域,藉由藝術讓人開啟新的可能性,進行自我探索及促進心靈成長。

塵雅正
創作演員
劇場工作者,喜歡運用不同媒材形式進行創作。參與幕前的工作演員、舞者,到幕後的導演及各類美學設計,包括:平面,化妝,服裝,裝置設計。足各藝術社 創團人,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成員之一。近年演出作品包括:足各藝術社《潘朵拉的盒子》、《Day Day Dating》、#石頭公社《勞動的人》、夢劇社《游泳池冇水》,足跡《速城》、小城實驗劇團《金龍2.0》、大老鼠兒童劇團《青鳥》、嬰兒劇場《親親泡泡郁郁貢》、零距離合作社《彼時此岸3.0》偶物一人一故事《我們與海的距離》等。導演作品:英國新文本《極落泳池》,簡莉穎作品《妳變了於是我》、足各藝術社裝置×默劇《curiouser & curiouser探索愛麗絲的奇幻迷城》、手語肢體戲劇《安徒生巡禮—紅鞋子》、《伊索寓言—青蛙求王》。

何芷遊
創作演員
男人的浪漫,豆腐火腩飯; 女人的浪漫,刺身加舊飯;連食物都會有被性別定型的時刻,何況職業。今年三十歲的我勉強地叫自己作一個女人⋯⋯因為生活中,我爸才是那個比較愛吃刺身加舊飯的男人。辛勞與痛苦面前,人人平等。我叫芷遊,我是一名全職舞台劇演員。

何錦輝
創作演員

何錦輝,澳門舞台劇演員,聲樂男高音歌手,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。
曾參演《貓大俠之歌》、《西哈諾》、《拳館》、《尋常》、《消失的身影》、《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》、《游泳池冇水!》、《千魚遷尋》、手偶劇《故事小販》、《ep.22》、《勞動的人》、《鏡花轉》、客家歌舞劇《天光》(台灣巡迴)、《明年今日》、客家歌舞劇《香絲相思》(台灣巡迴)、《情場摩西》、《同學,咪玩嘢!》、《愛情搞搞震ver 2.0》、《愛情搞搞震》、《十二怒漢》、《弊傢伙!三國演義玩大咗!》、《巴士瘋雲》。

袁一豪
創作演員

畢業於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- 京劇學系。 曾接受鈴木忠志及Etienne Decroux 身體訓練,擅長肢體表演及開發。 現為怪老樹劇團全職團員。 曾任國際幻彩大巡遊開幕導演、青年舞蹈節大巡遊聯合導演 導演作品:《雅克和他的主人》、《落水者》、《劉Bon學堂》、培正原創音樂劇《當我們同在一起·發夢》、放學後巡演《妮基的異想世界》《鬼馬畢加索》繪本偶劇系列《水從哪裡來?》《火從哪裡來?》《風從哪裡來?》《我們在想甚麼?》、氹仔內港深度遊系列《賣豬仔》《跟著博爾傑遊內港》《佩德羅與伊納斯》。 近期演出:《劉Bon學堂》(深圳、澳門)、《消失的身影》、《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》(澳門佛山珠海巡演)、《叩叩叩!誰降落內港》、《山羊》、《勞動的人》、《海盗婆》 、《狼狽行動2.0》 、《鏡花轉》(澳門、台灣)、《藥》、《繁花聖母》(提名台新藝術奬)、《叩!叩!死神》等。

古雯欣
創作演員

熱衷於以劇場定位,借身體練習探索自身在不同領域下的溝通,主要從事表演、創作、舞蹈及游泳教學工作。
2015年香港演藝學院修讀舞蹈藝術(榮譽)學位課程,主修當代舞。 大學期間,曾參與Gaga Winter Intensive 2017(特拉維夫)、北京舞蹈雙週 2017 、CND CAMPING 2018(巴黎),透過不同工作坊及演出經驗,觀看身處舞蹈/身體的風格。
踏入自由身工作者後,曾參與過半年的劇場實習項目:卓劇場「劇場工房 — 總體劇場表演者實習培養計劃2020 」。近期參與演出及創作包括:霹靂舞文化表演項目 —「當代霹靂」(澳門國際街舞會)、CDE Springboard —「大大步踏足呢一度」(詩篇舞集)、身體旅行 — 「盒子裏的視角」(四維空間)、 藝民共生系列「夢迴濤聲」(卓劇場)、Todos Fest — 「定風波」(石頭公社)、自團創作展演計劃 — 「約人在聽 audītŭs」(極舞館)、獨立構造 — “Solo Practice”(四維空間)、Dansations — “Exist, or not”(英姿舞園)、“Jam with The City” — Etude of life matters(破藝術工作室)等。

聶雯婷
聯合視覺設計

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舞台設計碩士課程。曾於2009年至2012年任教於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。
石頭公社《織 景 物》系列及《山水 賦》之概念及視覺設計。
《撞牆》及《過雲雨》之電影美術指導。

丁加敏
聯合視覺設計
劇場自由工作者,主要擔任舞台及燈光設計;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,主修舞台設計。- 舞台設計作品《流刑》入圍2022世界劇場設計展 並獲邀到加拿大參展;
- 作品《Home Staycation》獲選代表澳門參加2023年「布拉格劇場四年展」之國家地及地區館。
近期舞台設計作品:兄弟班藝術會《嫲嫲煩煩麻鬼煩》,指南針創作劇團《拳館》,兄弟班藝術會《過界偵探社》,演戲空間《原野》,青皮人藝術協會《光與暗》,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《消失的身影》(聯合設計),小城實驗劇團《國民家庭》。戲劇農莊《傳說.三勇者》,卓劇場《在家工作》等。近期燈光設計作品:英姿舞園《蒲公英飛翔》,Kapo dance studio《孑》,英姿舞園《海洋雪》,戲劇農莊《傳說·三勇者》,石頭公社《2021太空再漫遊》,石頭公社 《冬仔go高歷險記》,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《未境作業·挫敗之慾》等。

陳家彥
聯合視覺設計
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,劇場設計學系,主修舞台設計。一直積極參與不同的美術工作,包括舞台、服裝、裝置藝術、道具、戲偶、展覽空間及主視覺設計等。作品《Home Staycation》獲選代表澳門參加2023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「國家地區館」。近年作品有:第33屆澳門藝術節,詩篇舞集《Club Loneliness》服裝及舞台美術設計、夢劇社《海王星》服裝設計、曉角話劇研進社《枕頭人》舞台設計執行、服裝設計等。

陳銘揚
音響設計
澳門樂隊 Forget the G 主唱兼結他手,以音樂人、噪音藝術 家、製作人、音響工程師、音樂廠牌負責人及導師等不同身 分遊走於香港、澳門、台灣三地。近年足跡遍及歐洲多國及 日本,曾參與音樂專輯製作、電影劇場配樂,並主持音樂創 意及音響科技工作坊。

林鍵均
影像設計
澳門出生,成長於風順堂區。取得澳門大學新聞與公共傳播學士學位後,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電影紀錄片碩士。

李榮杰@展峰製作
舞台監督
2000年開始接觸話劇後對後台工作產生興趣,近年曾擔任舞台監督之演出包括: 小山藝術會《反斗西遊記》(香港及澳門)《十兄弟》《嘰喱咕嚕音樂家》、第九屆華文戲劇節《再見小王子》、《爸爸超人》、《給我一顆星可以麼?》、《當快樂王子遇上賣火柴的女孩》、《我的頭號敵人》、《嫲嫲讚你乖》、《童夢救未來》、《神燈》、《菇啦啦村的秘密》、《師奶是這樣煉成的》、澳門藝術節《再見小王子》、《冒險島》、《孔乙己》;戲劇農莊《玩謝莫扎特》;澳門文化中心《我的非常老竇》《職場抗戰日記》、《浮生記》;天邊外(澳門)劇場《天邊外》《青春禁忌遊戲》《俾乜嘢俾  唔叉俾》;浪風劇社《十八相送》;石頭公社《真實異境》、《織.景.物》、《人民英雄》、《完美的一天》、澳門藝術節《山水賦》及《未竟作業:挫敗之慾》;曉角《法吻》、《樓住澳門人之通關24》、《真的戀狗了》;微辣《可能好笑》、《島神的快樂聖誕》;小城實驗劇團《九聲》;TDSM 《我係歌手》(廣州及珠海)等等,現為全職舞台工作者。

湯詩敏
執行舞台監督
石頭公社、夢劇社社員,自由劇場工作者。近年參與執行舞台監督之製作有:石頭公社《未境作業.挫敗之慾》@香港藝術節,澳門文化中心委約演出《當打之年》,梳打埠《從記錄看見你》@澳門藝術節,《TODOS FEST!》@ 2022澳門城市藝穗節(穗內有萃),《松樹尾》及《最後一個人類的回憶錄》@曉角進研劇社等。

周汶蔚
助理舞台監督
後台工作者,曾參與之演出有《鐵骨柔情》、《青春的覺醒》、《藝術外賣》《2x1.5》、《著草地圖》、《驢得水》、《在家·工作》、《從記憶看見你》、《島神的快樂聖誕》等

劉芷蕙@米製作
監製

全職表演藝術工作者。 過去主要為執行舞台監督、空間設計、道具設計及監製。曾參與演出有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 《離下班還早 - 車衣記》、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 《給下一輪(虛擬)盛世的備忘錄 2.0 》 、《海王星》、卓劇場 - 藝民共生系列《快樂共和國》、《夢迴濤聲》、曉角話劇研進社《枕頭人》、足跡《藍色時份》、《蘩漪4.48》、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《嘉路士一世》、曉角話劇研進社《東西 》、曉角話劇研進社《明年此時 》、澳門文化中心《在咖啡冷掉之前》、足跡《詞話人間》、英姿舞園《Dansation》、曉角話劇研進社《真的戀狗了》、卓劇場《平行異數》、足跡 演書節Plus 、澳門文化中心《浮生記》、英姿舞園《Blue》、卓劇場《奧利安娜》、夢劇社 《黃金時代》、足跡《長衫詞》、卓劇場《異鄉記》、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《梅田宏明雙舞作》等。



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

成立於1996年,為澳門非牟利文化藝術團體,致力於劇場多媒體創作及拓展生存空間,並以形體及舞蹈劇場為創作重心。石頭公社積極嘗試不同形式的創作實驗,探索作品的各種可能性,亦積極拓展藝術敎育及推動澳門本土藝術的發展。此外,石頭公社亦策畫及製作不同的藝術相關項目,如展覽、藝術節及跨文化活動等。



演職人員名單

導演:莫倩婷
調查及研究:林詠欣
創作演員:塵雅正、何芷遊、何錦輝、袁一豪、古雯欣
聯合視覺設計:聶雯婷、丁加敏、陳家彥
音樂及音效設計:陳銘揚
影像設計:林鍵均
平面設計:鄭志偉@心聲悶設計
宣傳攝影:歐陽永鋒
舞台監督:李榮杰@展峰製作
執行舞台監督:湯詩敏
技術人員:陸文麟、李俊燃
宣傳經理:張可兒
監製:劉芷蕙@米製作


鳴謝

  • 所有受訪者

  •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

  • 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 – 澳門文化中心

  •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

  • 史唯教授

  • 關若斐小姐

  • 吳嘉偉先生

  • 羅德慧小姐

  • 曉角話劇研進社

  • 米製作一人有限公司

  • 兄弟班藝術會

  • 詩篇舞集 Stella & Artists

  • 所有提供衣服之人士

  • 李峻一先生

  • 鄧曉炯先生

  • 論盡媒體

  • 評地 Reviews



主辦:
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

場地贊助:
場租優惠計劃|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
– 澳門文化中心

贊助:
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



Copyright 2023 © Comunadepedra 石頭公社
Website design by SomethingMoon Design